Wednesday, April 5, 2023
97歲的楊振寧最後一戰,讓中國少損失了一百億,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1901年9月7日,辛丑條約簽訂後,大清共需賠款本息合計九億八千萬兩白銀。很多人很好奇,這麼大一筆巨款,清廷賠完了嗎?
答案肯定是沒賠完,清廷哪有這麼多錢賠,分期付款也賠不起啊。主要賠款是八國 ,德國獲得最多,但是德國在一戰以後戰敗,我們是戰勝國,所以我們就不賠啦。
給美國的錢呢,虛算的那部分還回來了。因為美國有一個庚款返還活動。
那錢返給誰了呢?在戰亂中給誰也不對。
美國乾脆建了一個叫清華學堂的機構,後來升級為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在戰亂中的經費是最有保障的,因為這筆錢被美國控制著,而且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全部赴美留學,提供全額獎學金。
清華學堂
咱們熟知的科學界大牛,比如錢學森、梅貽琦、胡適、楊振寧、金岳霖等一大批人都是庚款的留美學生。
英國人馬上跟美國人學,庚款留英,法國庚款留法,比利時,庚款留比。比利時培養出來一個生物學家叫童第周,法國培養出來的叫錢三強,錢三強後來進入了居里夫人實驗室。英國說一個不大出名的,錢鍾書,清末到民初成長出來的一批大師級的人物,幾乎人人都與跟庚款有關。
1932年,由清華校長梅貽琦牽頭,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公費留美招考委員會」。留學的名額基本都分配給物理和化學專業,共招考六屆留美留學生,共計200餘人,楊振寧就是其中的一位。
楊振寧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正式提出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錢學森聽到消息後立刻回國,當時楊振寧也在國外,但楊振寧卻沒有回來,在1971年才回到中國。
因此,很多人就將這兩個人放在一起做比較,認為楊振寧不愛國,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為什麼當時錢學森回國了,而楊振寧不回?
錢學森年長楊振寧幾歲,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錢學森已功成名就,知識和榮譽雙收,但是當時的楊振寧還只不過是個美國大學的助教,回國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錢學森回到祖國是1955年,當時楊振寧剛剛完成米爾斯的規範場論,正在和李政道一起研究宇稱不守恆理論。最終在1956年發表論文,證明了這一著名的理論,並於1957年憑藉此理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鄧稼先(左)楊振寧(右)
1955年的楊振寧雖在物理學上小有成就,但冒然回國,也還達不到錢學森在國內的物理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助手而已,因為當時中國的物理設備、條件、團隊跟美國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正是在美國優越的條件下,1957年楊振寧才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許多朋友覺得楊振寧先生早年將天賦帶到美國,遲暮之年才選擇回國,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楊振寧除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還有為祖國做了啥貢獻?
這些年來,楊振寧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一直積極的推動了一系列中美學術交流活動,催生了建國後第一批人才赴美留學,推薦1200多名青年學者出國訪問、深造,絕大多數都歸國成為科學界的棟樑之才。
在中國參與了六十多個國家級物理實驗室的建設,同時他還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學物理的教學工作中。2004年,82歲的楊老,仍然堅持在清華大學為本科生授課。在清華大學,楊振寧的工資年薪為100萬元,他無償捐給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他還賣掉了在美國紐約的一處豪宅,向清華捐了100萬美元,用這筆錢設立了「楊振寧講座」,「楊振寧獎學金」,「楊振寧基金會」。
楊振寧在清華大學
楊振寧還為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一共籌集約二十億美金的科研經費。他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SCI論文三十多篇,將清華大學的冷原子、凝聚態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年,楊振寧為中國物理在世界科學界爭得了很多的榮譽。
可能有人覺得以上這些都不值一提的話,再給大家說一件最近科學界一直爭論的熱點話題對撞機。
爭論的內容是:咱們中國到底要不要建高能粒子對撞機?
首先,跟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高能粒子對撞機。它的作用很簡單,就是通過粒子碰撞來研究粒子,從而發現新的粒子。
高能粒子對撞機
這對於當今的物理界而言,屬於最前沿的研究領域。
美國的科學家就建了一個,我們的鄰居日本也想建一個,可是費用過於巨大,不過他們也一直在籌備中。
如果中國比其他國家率先建成,提前進入研究,那麼我們國家的高能粒子學將領先世界。
日本建設對撞機的資金為什麼一直都在籌備中呢?因為建造一個高能粒子對撞機的成本需要二百億美元,相當於一個燒錢機,這些錢能建上千個高等院校,還可以建一個半珠港澳大橋,三個上海迪士尼樂園。
高能粒子對撞機
費用如此巨大,萬一成功了,錢花的也值。但一旦失敗了呢?
建或不建,在科學圈,主要分成兩隊。
一隊是楊振寧,他主張不建。另一隊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
當時中科院許多院士認為應該建,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粗暴:
第一:中國不差錢!
第二:建成之後,我們中國將有一個高能粒子科研中心,將會吸引全世界的物理科學家到中國工作,進而推動中國物理的發展。
而反對者便是楊振寧先生!
大家可能有所疑惑:楊振寧是物理學家,建造高能粒子對撞機對他的物理學研究是有益的啊!對中國物理學發展也是一種幫助啊。
可是,他為何還要反對?
楊振寧的反對理由為以下三點。
第一:花費太多,不值當!
第二:中國目前一線物理學家並不多,就算造好了也是給外國的科學家用,核心技術掌握在人家手裡,對我們國家的物理研究幫助不是很大。
第三:目前研究高能粒子,不會有新的突破,對中國的改變在短時間內不會用很大的影響,還不如把錢投入到醫療、教育等領域,比如在各種疾病治療上的突破,再比如改善教育條件,加大教育投入,以後可以培養出更多的科學家。
楊振寧在授課
楊振寧反對建對撞機,但並不反對高能物理研究。而且他認為,不花這兩百億美元,也能夠更好的研究高能物理。
其實早在80年代,楊振寧對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有過一句評價:高能粒子對撞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楊振寧先生早就研究透了高能粒子對撞的本質,對於從粒子物理再向超高能物理髮展,短時間內不會再有新的突破。
但楊振寧的話,很多人都不相信,尤其是美國的科學家,他們認為美國的科研已經達到研究粒子對撞的水平,再計劃朝著超高能物理前進。
結果呢?美國斥巨資花了20億美元挖了一個大坑後,一頓花拳繡腿。最終還是失敗了,美國科學家因此得出結論:粒子物理再向超高能物理髮展,不會再有新的發現!
美國國會特地舉行了一場聽證會,宣布把這個坑給填了!
美國挖的大坑
如果當時美國能夠相信之前楊振寧先生說的話,那麼就不會損失這二十億美元。
所以當中國建不建對撞機這個問題擺在面前的時候,楊振寧先生立即就給出了非常誠懇的建議,不要讓這些錢白白浪費。
雖然中國能拿的出二百億美元,可事實上中國每年的科研投入是有限的,也就佔GDP的2%,如果造對撞機,那隻能縮減其他領域的投入。
而中國現狀的是科研經費都是很緊張的,各個領域都需要搞研究。
楊振寧先生認為應該把錢投入到有價值的研究領域,這些領域是在未來能夠對人類起到作用的,可見楊振寧說話還是很中肯的。
楊振寧不止一次勸告自己的學生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對撞機上,他認為,生命是有限的,將時間灌注在未來五年、十年有大發展機會的領域,這才是研究者所要達到的目標。
楊振寧
楊振寧雖然晚年才來到中國,但中國物理學的發展,一直都有楊振寧的影子。
可能我們現在最頂尖的科學家的水平還比不上美國,但量變最終將導致質變,只要我們繼續加大科學的投入,加大教育的投入,用錢砸教育,砸科學,在將來,一定能產生不少諾貝爾級的科學家,這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我們國家不僅要引進世界最好的科學家,也要引進全球最優秀的書籍。
那一年,楊振寧回國,國家問他有什麼東西可以提高中國人的科學素養,楊振寧就推薦了《科學美國人》雜誌。引進到國內,名字叫做《萬物雜誌》。
萬物雜誌
這本雜誌起源於1845年,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
《萬物雜誌》走普及路線,主要給高知識份子提供科普知識,到目前為止,有151位諾貝爾獎得主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牛。
萬物撰稿人
這本書每一期都會講當時最熱門的科技,而且是身邊的科技,比如機場安檢分解,未來海上城市的解剖,超音速賽車拆解,火箭拆解等等。
還有生物學知識,比如一條鯊魚的內部是什麼樣的,人類的眼球是什麼結構,大腦發育,傷口的癒合,地質內容也有講,比如大滅絕的時間軸,核冬天的形成。而且天文歷史也有,算得上是一個百科全書型的科學雜誌。
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多書有時候是買了不看的,但雜誌那是一定會看完的。因為你可能等這個雜誌等了半個月,到手的一刻,一定會看完。
《萬物》2020年全年298元!不僅僅可以得到一年的雜誌,還可以得到98元的科普故事音頻集,還有價值40元的萬物冷知識音頻集。
要看雜誌,就看這個品類最傑出的,大家可以點下面的橫幅參團,每月一期,包送到家: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小日本早来过
同学的表姐,找了个外国男朋友, 有日领着男朋友回农村老家。 表姐问她住在农村的舅爷: ” 这是不是第一个来咱村的外国人??” 舅爷沉思了一会,说:" 不是 ! 小日本早来过了 !!。” 免費色視訊,色情a片 寂寞女找床友,lol視訊交友 色聊天聊天室,真愛旅...
-
「咸豐」是清文宗的年號,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苟延殘喘,在錢幣鑄行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幣。咸豐元年首先準備開鑄「咸豐通寶」制錢。由於鴉片戰爭、列強的掠奪和太平...
-
李世民,在歷史上,軍神一樣的存在,是真的么? 那能有假?請看 成吉思汗說:「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連天之驕子也發出這樣的衷心感嘆!可見,李世民的卓絕軍功有多耀眼奪目! 到底李世民都做了啥,讓後世子孫念念不忘? 對外,破突厥、擊吐谷渾、滅高昌、焉香、龜茲等西域等...
-
煮酒論三國前面我們說到關羽在正面的襄樊戰場與曹魏激戰時候,作為蜀漢的聯盟東吳孫權卻在關羽背後捅刀子,這次那我們說一說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多次提起過名字但並不參與這場戰役的一個乾兒子。 喜歡認乾親這件事情,國內幾千年的歷史之中屢見不鮮,當然可能和與現在社會上認一些所謂的「乾爹」意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